《广东医科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牢记使命奋斗未来

——写给广东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
   期次:第280期   作者:本报评论员   查看:126   

5月20日,我们如约相聚,庆贺广东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

翻开学校的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几度在逆境中奋起的创业史。

60年来,一代代广东医人矢志不渝,沧桑砥砺,诠释着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

我们不会忘记,以刘希正、赵延德同志为代表的建校元老们,仅用了3个月时间,靠着34万元创办经费,213名学员便在两间草棚中如期开学;我们不会忘记,以黄其江、高彪、项凡同志为代表的奠基者们,勤俭建校,树人立德,奠定了广东医的精神根基;我们不会忘记,东莞校区的创建者们克服没路、没电、没水以及干旱、台风和非典的重重困难,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广东医速度”;我们不会忘记,经历了10年“申博”的风雨考验,广东医人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我们不会忘记,2015年更名大学时,广东医人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补足短板,一举实现了奋斗多年的目标。

60年来,一代代广东医人躬耕树蕙,精勤不倦,学校发展的每一项成就都抒写着广东医人的奋斗与骄傲、追求与梦想。

1960年,建校短短两年,学校就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70年代,以梁念慈、卢光启教授为代表的广东医人,坚韧不拔,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表彰奖励。80年代,学校奋发图强,成为“文革”结束后省属重点院校最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90年代,学校励精图治,荣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当代广东医人,站在前辈肩膀上,抢抓机遇,科学发展,临床医学学科和学校双双进入ESI排名前1%;临床医学学科列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增至7个;博士一级学科和硕士一级学科达到8个;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和省级人才取得新突破;作为协同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掀开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60年来,一代代广东医人情系苍生,厚德精医,每一次跨越都承载着振兴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使命和以特色教育创一流的期望。

建校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基层卫生事业为己任,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受到张德江、胡春华同志的高度评价。2005年接受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2017年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好评。迄今为止,学校已为社会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和输送了18万多名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有成就、有影响的杰出校友,在经济社会和卫生健康事业中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

广东医是有担当、有抱负、有作为的大学。60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也是凝心聚力、奋勇争先的新起点。我们不会忘却前人的呕心沥血,不会忘却昔日的岁月峥嵘,更不会忘却当下的崇高使命。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兄弟高校、广大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愿景必定会早日实现!

广东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463次访问,全刊已有112086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