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暑期,广东医这些老师

摘要:暑期,广东医这些老师在干什么?   什么样的暑期最带劲?空调WiFi“葛优躺”,游山玩水逛淘宝,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并求复制的假期生活。炎炎夏日,广东医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放弃了旅行和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在实验室、在调研、在“三下乡”的路上奔跑。 王丽君   黄遵楠 ———海归博士义务当导师,带领本科生做科研 2000年,黄遵楠远赴美国,先后在俄克拉荷马大学、密苏里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读博士、做博士后等,从事计算生物和药物设计的研究工作。2012年5月,黄遵楠响应祖国号召,放弃了很多科研工作者向往的生活,作为广东省 “扬帆计划”首批引进的紧缺拔尖人才,回到阔别12年的祖国,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科研事业中。 归国初期,黄遵楠面临着科研工作任务繁重、科研团队人员紧缺等难题,教学过程中,黄遵楠发现,广东医科大学一直倡导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借鉴西方国家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深谙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黄遵楠,毅然决定组建一支本科生科研团队。他根据学生的个人思维模式及性格特点制定了 “私人定制”、“5年成长计划”等围绕本科生的科研成长计划。就这样,50多名本科生加入了他的团队,涉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虚拟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和循证医学荟萃分析等研究方向。 这个假期,黄遵楠舍弃假期,和学生们一起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几乎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黄遵楠都带着他的团队“泡”在实验室里。“工作狂”黄遵楠有时候吃饭都是被学生“赶”出去的,为了一个问题,他会跟学生连续不断地讨论几个小时,带过去的早餐变中餐。 “能遇到黄老师真的十分荣幸,他对每个学生都很有耐心,有什么问题向他请教,他总会很认真地回答。他做学问非常严谨,文章的表格、标点符号都要做到一丝不苟。正是他对待科研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在科研、生活、学习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要带着一份负责与认真。”分子动力学小组李佳龙同学说到。   王勇 ———物理老师和他的“机器人”研究 这个假期,信息工程学院物理教研室的王勇副教授有点忙,忙学习、忙调研、忙训练,你问他为什么这么忙,因为他要带着一群跨专业的本科生去参加“全国教育机器人大赛”,这也是我校师生第一次参加此类大赛。 时光回溯到三年前,正在读博的王勇组建了一个学习微分几何的学习兴趣小组,得到了物理实验室老师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可是对一般学生来说,微分几何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组建初期有十几个人,到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2个。但是王勇没有放弃,一年又一年的招募新的队员,虽然到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依然很少。经过三年的沉淀,团队的日渐成熟,学生的学习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王勇开始计划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便谋划着借助松山湖这个机器人产业的高地,开展几何力学与控制理论在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且得到了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的鼓励和肯定,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王勇团队开始了密集的学习和调研。 这个暑期,张怀岺院长和林林副院长带领王勇团队老师参加了 “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与新工科建设高峰论坛”。从放暑假到7月底,王勇他们并没有放松来享受假期,而是和学生集中开展了几何力学理论的强化学习,为参加在辽宁大学举办的“全国几何力学与控制讨论班”做准备。7月30日到8月11日,王勇团队4位老师带领钟忠锐、黄月烨、张锦雄和周英健4位本科生参加了讨论班。这个讨论班中基本都是各高校的老师、博士、硕士,只有5位本科生,但我们的4位学生坚持到最后,而且都很有收获,令其它学校老师刮目相看。从沈阳回来后,他们又开始了“全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的培训和训练。为了更好地了解机器人,他们还到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进行了调研,先后三次参加了李群自动化公司的机器人培训,整个假期都在为大赛做准备。   曾理斌 ———带学生追寻先烈足迹教小学生防霸凌 7月中旬,人文与管理学院曾理斌副教授作为七里香志愿服务队的指导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来到广东省陆丰市金厢镇“三下乡”。在这里,他们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进行心灵的洗礼;他们进校园,为小学生带去精神大餐。 陆丰是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曾副教授和队员们冒着大雨追寻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在“周恩来同志渡海处”,他现场教学,跟学生们讲述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历史,学生们深受触动,表示回去学校一定好好学习。 陆丰有不少的留守儿童,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也是他们这次“三下乡”的主要目的。天晴下雨,曾理斌副教授和队员们一起走街串巷,走进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他们还在洲渚小学举办系列亲子活动和社会体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告诉孩子们如何做好运动防护和卫生保健,遇到校园霸凌,如何正确保护自己。这些实用的课程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孩子们纷纷表示希望曾理斌副教授和他的七里香志愿服务队明年再来。

正能量“发动机”———

摘要:正能量“发动机”———一起倾听黄志刚老师的故事 在广东医科大学,有这样一个老师,他被同事和学生们亲切的称为“正能量发动机”。作为一名有着25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在他眼里,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办法,再大的困难只要尽心总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作为一名有着近20年党龄的教师,在他的理念里,坚守三尺讲台,要从每一节课做起,向学生们积极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是东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教育厅第六批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主任———黄志刚教授。 责任心“爆棚”,授课“包治百病” “你有什么不开心吗?去听黄志刚老师的课。”在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们聊到黄志刚老师都会情不自禁的眉开眼笑。他风趣幽默的授课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身心愉悦的接受知识的洗礼。有学生调侃说,“错过黄老师的课,等于错失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为了让学生们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哪怕已在三尺讲台度过了25个春秋,他还是把每一堂课当做“第一堂课”来上。认真备课、及时更新,即便是同一门课,根据学生专业不同,他都会定制不同的课件,再小的知识点他都要讲精讲透。 “预防医学的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是头等大事,这不仅仅关乎他们的学业,未来还关乎着大众的健康,所以不能有半点马虎。”黄老师在教学上有点“较真”,他要求学生一定不能有半点的侥幸心理,更不能为了考试而读书,而是为了服务人民健康读好书。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黄志刚牌“鸡汤”还“包治百病”。 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找这个“正能量发动机”号号脉,好像只要跟他聊一下,所有的烦恼就没有了。“黄志刚老师的内心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你遇到事情去找他,他从不跟你长篇大论,就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你,这件事就该这么办。就如同他‘稳重’的体型一样,非常有重量,让人信任。”李同学喜笑颜开地分享他喝“鸡汤”的感受。黄老师有时候会整个上午或下午满课,但是学生又很想找他聊天,哪怕只是课间十分钟,他也会耐心地给大家解答。即便上课的地点不在同一栋楼,他也不会拒绝学生,等到快要上课的时候,他礼貌的跟学生们解释,然后飞奔到下一个课室。有人建议他另外跟学生约时间,毕竟跑起来太累了。他每次都说:“学生就是那个时候需要你,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 ”正能量传播者,甘为人梯的引路人 “困难总会有,但如果付出了百分之两百的努力,那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信任。”关于信任,黄老师就是这样,做什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今年7月,学校组织“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赴遵义开展理想信念红色教育培训。作为培训班的班长,在这个平均年龄40多岁的班级里,班长做成了家长。他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确保每一个人都平安、顺利地跟上了队伍,他再飞跑着跟上。碰到同事有个小感冒,他还要充当药物调剂师和快递员,跟踪确认同事感冒的恢复情况。就这样一群上有老下有小,在家需要照顾家人的“顶梁柱”们在遵义都享受了一把被照顾的感觉。 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墙上写满了先烈们的名字。当看到很多先烈只有十八、九岁的时候,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们,作为老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为了更好地感化学生,激励他们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他把红军墙上那些年轻的名字拍下来,带回学校给学生们讲述那些革命先烈的故事,勉励大家不要虚度光阴,做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黄老师讲革命先烈故事,总能把学生都讲哭,让他们筑起更牢的奋斗目标。”学生这样评价黄老师。 甘为人梯的黄老师其实还是一个“八卦王”,历史文化、学术研究、时政新闻他都能给你娓娓道来;热播电视、趣闻轶事、娱乐八卦也都是他的“菜”。跟他聊天像玩“穿越”,前一分钟讲历史,后一分钟说娱乐,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话题,他总能总结出精辟的观点,让人恍然大悟。哪部电视剧热播了,哪部电影要上映了,哪个明星上热搜了,黄老师就像搜索引擎一样,随时更新最新资讯,连剧情都能说得明明白白,前因后果更是掌握得全面到位。他说:“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学生喜欢和崇拜偶像并不是一件坏事。作为老师,引导学生理性追星很重要。”学生追星,他就鼓励学生像自己的偶像一样,努力拼搏,成就更好的自己。学生追剧,他就跟学生一起透过剧情探讨社会现象,让学生在娱乐中认识社会。“我本来只是因为那个明星很帅喜欢他,跟黄老师一起‘追星’后,由看脸变成了看性情。”“八卦王”黄老师就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热心公益,勇担社会责任 “黄老师,我们提前预约您,大家可都等着您呀。”工作之余,黄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东莞、深圳等地作讲座和指导,为解决公共卫生问题、传播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做着自己的贡献。他曾多次应邀前往东莞各镇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对于建立社区人群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的筛检等工作,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他多次受邀开展公共卫生防治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其中对寮步镇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讲座;为松山湖辖区医疗卫生人员开展了 “流行性感冒防治”的讲座;为湛江市中小学校医进行了“中小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另外,他还应邀参加由深圳市CDC举办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为罗湖区莲塘街道幼儿园“手部卫生干预项目”提供专业指导。 黄志刚老师坚守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循证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2009-2019年十年间,指导124名预防医学、统计学专业的本科生完成了毕业论文。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并且获得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的成绩。除完成教学任务之外,黄老师还积极投身到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之中:负责了新增统计学专业学位申报、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统计学专业学科发展规划拟定及统计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论证等专业建设工作;并且作为主要参与者协助完成了省级公共卫生示范教学中心申报、省级优势重点学科申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MPH专业学位申报及MPH专业硕士点评估等多项工作。如果把这些工作分开,每一个都是 “大头”,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黄老师却把这些工作一个又一个给啃了下来。 “只有付出才能体现价值,只有进步才能带动更多人向前走。作为人民教师,我要做的就是甩开膀子先跑起来!”黄老师,就是广东医校园里妥妥的一台“正能量发动机”。

黄茜——音乐“女神”和她的“魔鬼训练营”

摘要:黄茜——音乐“女神”和她的“魔鬼训练营” 黄茜,广东医科大学艺术教研室教师,音乐学讲师,校学生合唱团指挥,全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考官,东莞市钢琴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东莞市音协松山湖分会常务理事。指导学生钢琴考级、钢琴与合唱比赛获得多项优秀成绩;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工作后在校内外举行15场个人与师生音乐会,2018年与2019年入选“东莞市青年艺术家”,参加“圆梦计划”。 选修课老师的专业课要求 你能想象一群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是怎样把一首完全陌生的歌曲唱会、唱好并学会指挥的吗?你一定会说,这是天方夜谭;或者会说,肯定唱的不好。然而,黄茜用行动告诉你,她做到了。她用短短30多天的时间,将一群零基础医学生送到“医行天下-艺行天下”首届两岸医学人文合唱节,并荣获全国总决赛银奖。有人说,黄茜是一个“疯狂”的人,她用专业的标准要求一群非专业的学生,在她的《合唱艺术》选修课上,她会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对每个小组进行歌曲排练和指挥动作练习指导,每位同学用上节奏棒来练习节奏、将身体当作乐器来拍打以练习律动,用中国鼓、非洲鼓、手鼓、手铃、沙锤、钢片琴、三角铁等乐器来伴唱,还有辩音与辩拍子的训练、作曲与作词训练……直到大家练习得脑筋转不动了、肩膀酸了、手臂麻了。但是大家享受在其中,从手足无措、懵懂、害怕展示,到每次课都期待走上讲台展示,同学们即得到锻炼又收获了掌声!她就这样,把一门选修课上成专业课,为学生打开一道艺术之门。 有人说,黄茜是一个“神奇”的人,她把一群跟音乐、跟钢琴毫不相关的学生带上专业考级的道路,并成功举办音乐会。在医学院校,有深厚音乐功底的学生很少,会钢琴的学生相对更少。2007年,学校成立了艺术培训中心,黄茜负责电钢琴课程的教学,她把一群零基础的学生带到钢琴考级的道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和她一起举办了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为观众带来视听上的盛宴。 黄茜经常跟学生说:“虽然你们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但是我是按照专业要求来训练你们的。无论歌曲难易,艺术展示的规范性一定要达到,要以情动人。通过歌曲,我们要学习、体会、传播正确且正面的艺术。” 毕业前也要面试进合唱团 记者采访黄茜的前几天,她正在为参加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 “我和我的祖国———广东省第十三届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复赛录制准备着。这也是一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其中有两名团员是在今年2月开学才加入,5月要参加这次比赛的录制,6月就离校。很多人疑惑,这么短的时间为什么还选择入团呢?有些人甚至理解不了,在那层层面试的关卡上,经常性训练到晚上12点以后的合唱团有什么魅力吸引他们呢? “进合唱团是因为真的很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黄茜老师那种忘我投入的精神,再不进团就没有机会了,所以不管面试多难我都来了。”新成员吴丹说到,“一群人互相配合、创造音乐的感觉太棒了,很感谢这段经历。但练习新曲,一周要做到背谱和动作配合,还是不太容易的!”有不少团员私底下吐槽,加入合唱团是被黄茜的“女神”形象“骗”进团的,还一心以为温柔婉约的黄茜一定是一个“好商量”的老师。进团之后才知道,黄茜确实有点“神”,为了排好曲目,她可以每晚坚持到12点以后,团员们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和她一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完,为了犒赏大家的辛苦,她用自己饭卡里的钱都请学生吃宵夜了;队员过生日的时候,她会带领其他队员们在小广场给他们唱生日歌,引来不少学生羡慕的注目礼。 “我与合唱队副团长是同班同学,实在是羡慕他能在合唱团,于是我也鼓起勇气来面试了。加入到合唱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我没在合唱团,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站上舞台参加比赛。”冯轶告诉记者,大学期间她最大的遗憾没有早点加入合唱队,因为这个大家庭给她带来太多的欢乐,黄茜作为指导老师给她太多的信心和鼓励。“让学生一点一点地改变,便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收获。”看到这么多支持她的粉丝,黄茜自豪地说到。 “魔鬼”训练有方 是“惨无人道”的“魔鬼”训练让大家忍不住地吐槽?2016年,黄茜完成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与合唱指挥双专业的进修课程后,对合唱团排练,可谓是“魔鬼式”训练,训练强度与专业院校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8年,学生合唱团为了在东莞都市彩虹剧场的演出和参加“医行天下·艺行天下”首届海峡两岸医学人文合唱节的比赛,9~12月几乎是每一天的中饭、晚饭后立即投入到合唱训练,晚上12点后结束是常态。在几百小时训练中,合唱团硬是拿下了中外合唱类作品10多首,完美地为观众、为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更是为学校获得了荣誉———《杏林之爱》《祝福》两首合唱获得了全国银奖。 “一进团就是备战全国赛,日夜排练比新生军训轻松不了多少。”2018级新生罗凯旋、刘翼微入团到参加比赛,她俩见证了合唱团的迅速成长。黄茜拒绝“差不多的效果”,为了更好地筹备专场音乐会,三周内他们疯狂排练出9首新曲。9个月入团,短短几个月,他们就参加了一场国赛、一场省赛,两场专场演出,四场表演,合唱团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不觉得累,反正黄茜老师比我们更累,她都一直陪着我们。”两位小鲜肉还很没良心的“幸灾乐祸”,也正是这样陪伴,让他们感谢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 “合唱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每个人都倾注自己的这份融入感情的声音,才能收获一抹温暖的阳光,照进人心。”被虐了一段时间后,当同学们站在闪闪发光的领奖台,一个个都变得文艺起来,他们由衷的感慨,如果没有遇到黄茜,他们没有机会站到这么高级别的舞台,如果没有在合唱团与大家相遇,或许青春将缺一个角,黄茜用她那“魔鬼式”的方法训练出一个又一个的精神天使。她们懂得合作,学会坚忍,遇到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只为露出最纯真的笑脸。 为了给学生们带去更多的音乐教程音乐感受,黄茜与多名教师共同开设了《艺术学概念》《音乐治疗》《艺术治疗》,以便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艺术、感受艺术、深入了解与体会艺术。“学艺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享受艺术美的权力。” 这就是黄茜,在“魔鬼训练营”里培养着天使。

广东医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7255次访问,全刊已有1122265次访问